男主有很多,不行就换个新的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64更新:2025-09-17 20:54:24

暑期档热门作品《长相思》与近期上线的《为有暗香来》在叙事结构上呈现相似特征,除开"一女多男"的男性竞争设定外,更值得关注的是原著中男主角最终并未成为女主角的官方配偶。在《长相思》中,小夭与涂山璟的情感归宿成为观众热议焦点,而《为有暗香来》的华浅则选择与侍卫华戎舟隐逸山林,这种对原著人物关系的改编在同类剧中颇具代表性。

《为有暗香来》《长相思》(图源:豆瓣)等作品呈现出与近年流行"姐系恋综"相似的叙事走向:观众审美正从"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单向宠爱转向以女主角为核心的情感需求——女性在剧中对"恋爱脑"的追求往往被现实语境贴上"愚蠢"与"不自知"的负面标签,但在文学创作与偶像剧框架内,男性角色的这种情感特质却成为推动剧情的重要动能。作为女性情感消费的专属场域,偶像剧通过构建理想化爱情图景,如《我的巴比伦恋人》中陈美如创作的小说所示,为现实压力下的观众提供精神慰藉。在这一类型作品中,爱情始终是核心叙事轴线,宿命般的恋人即便经历误会分隔,终将在命运安排中重逢,这种戏剧性结局强化了观众对爱情圆满的期待。

观众对偶像剧男主角的审美偏好正悄然发生变化,这一趋势或许正传递出重要信号:女性观众的浪漫幻想逐渐渗透现实,虚拟叙事亦需顺应时代变迁。

古装偶像剧《为有暗香来》巧妙融合了深情虐恋与现实权谋,以恶女重生的戏剧性设定展开宅斗主线。剧中女主身陷一女三男的情感漩涡,三位男主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人生可能:权势滔天却暗生情愫的家主、前世相爱却未能携手的负心郎、以及忠心耿耿守护在侧的侍卫。在复仇与救赎的主线叙事中,三人迥异的人设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为观众呈现出一场既荡气回肠又扣人心弦的爱恨博弈。

本周即将迎来会员收官的30集剧集,在关于女主情感线的讨论中引发热议。男二角色仲夜阑因认定女主不愿重蹈覆辙而主动退出竞争,而小说中与女主归隐的男三华戎舟则因情感把控失衡和演员表现普通遭到质疑。原本备受期待的男主仲溪午在近期剧情中采取极端手段,逼迫女主家人认罪以促成其"大义灭亲"的结局,此举令不少支持该CP的粉丝感到被欺骗。与之相似的是刚结束售后演唱会的《长相思》,该剧同样采用一女多男的叙事结构,观众在CP选择上展开激烈争论。剧中表哥玱玹与女主的禁忌骨科之恋、相柳与女主的相爱相杀命运,以及看似故事线单薄的涂山璟,三组CP在争夺中各具特色。值得关注的是,饰演涂山璟的邓为虽在三位男主中出道最晚、演技评价相对较低,却因该角色爆红,其微博粉丝数从6月底的150万激增至484万。

从观众的反馈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偶像剧男主的形象评价已发生转变。观众不再着重于男主是否具备深情的眼神或被情感折磨的痛苦表现,而是更强调以女主的视角审视角色:希望男主角能展现出纯粹的恋爱脑特质,始终将女主置于核心位置,并通过具体行动兑现情感承诺。当男主未能满足这一期待时,舆论焦点往往转向要求女主保持"独美"姿态,独立承担情感选择。仲溪午的粉丝支持率下降,主要源于其情感表达被指为过度程式化,缺乏对女主真实意愿的尊重。在女主刚经历兄长离世的敏感时刻,其在坟前的告白举动引发争议。而涂山璟的高人气,则源于女主对稳定陪伴与坚定承诺的深层需求——这个曾被遗弃的角色,恰好具备能够守护她一生的特质,这使他的价值取向与女主的期待高度契合,相比之下,玱玹和相柳的优先价值则显得与女主需求存在错位。

随着观众审美趋向多元,传统"霸道总裁"人设正逐渐失去市场吸引力。曾经流行的"追妻火葬场"剧情,如今在角色展现专横跋扈时便可能引发负面评价。相较之下,细腻温柔的男主形象更易获得情感共鸣,如《一闪一闪亮星星》中张万森的暗恋人设被赞为"暗恋界的天花板",其性格特质在过去的偶像剧框架中更可能被归为遗憾收场的男二角色。这种转变在《星汉灿烂》中尤为明显,剧中程少商从天真烂漫的自由少女被迫转型为恪守礼教的宫廷贵女,而男主凌不疑作为天子亲信的高高在上姿态,使得观众普遍认为女主"与之无缘"。尽管最终两人突破身份桎梏走到一起,但赵露思对角色命运的感慨仍折射出当代观众对情感匹配度的更高期待。

《星汉灿烂》(图源:豆瓣)这或许也是观众视角的转变——从前的观众在看一段美好的爱情幻想,而现在的观众,似乎更能跳过“女主角”这个符号本身,看到她自身作为一个“人”的喜怒了。玛丽苏“转正”从看“爱情”到看“人”,这样观众视角的转换,与偶像剧本身和观众意识的时代更迭有关。一方面,类型剧的发展,让剧集本身出现了更多细分化的类型,以供多种口味的观众选择。“所有男的都爱女主”的剧情设定,过去被认为是“玛丽苏”,大众对此的评价往往倾向贬义:女主有美貌、财富、能力的完美人设,俘获了所有男性角色的心,这被认为是烂俗的少女幻想,不够真实,没有意义。

随着网络文学分类体系与垂直剧种的持续发展,影视内容已能更精准地锁定目标受众。男频作品普遍采用升级打怪、收编后宫的叙事模式,而女频则多以众多人设围绕女主展开。值得注意的是,"爽剧"作为横跨性别差异的大众化类型,凭借共通的快节奏叙事与情感代入,成功吸纳了男女受众的观看偏好。在偶像剧的固有受众结构中,女性观众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玛丽苏剧凭借极致的女主视角与情感表达,亦随之确立其主流地位。此类剧集往往以主角的主观体验为核心,当剧情发展出现多重情感支线时,便自然催生观众间的比较心理。从市场反馈来看,小花的流行现象已形成连锁效应,其粉丝群体随之获得显著的话语权。在粉圈严格的番位规则下,剧集播出期间,第一女主的粉丝声量往往占据绝对主导,他们通过讨论构建的叙事框架,不仅强化了剧集的女性受众共鸣,更在舆论场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

当代女性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呈现出新的价值取向。传统叙事中常见的情节模式——出身富裕却性格孤傲的霸道总裁,因童年经历缺失情感教育而对爱情保持疏离,这种形象如今正被更具现代性的爱情观所解构。在新型情感互动中,女性角色更注重双向奔赴的温暖共鸣,而非单方面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换取对方的转变。故事发展往往聚焦于女主角如何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同时,以智慧与同理心化解情感困境,这既包括面对男主角初期情感阻隔的耐心应对,也涵盖对抗世俗偏见与情感竞争的策略布局。

在言情剧的叙事框架中,《恶作剧之吻》虽以男女主终成眷属收尾,但若以当代价值观审视,即使是公认的校园偶像F4,其最初对女主校园欺凌行为的默许也难免引发观众质疑。而《星汉灿烂》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叙事张力,剧中凌不疑对程少商的强势追求与身份差距形成强烈反差,即便皇帝明确支持这段姻缘,女主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这种权力结构下的情感纠葛曾让观众产生强烈预判——若程少商未能回应凌不疑的深情,剧情或将演变为令人不安的"灰姑娘故事"。对此,吴磊在采访中坦言角色性格的极端性:"如果我是女生,真的不想和凌不疑在一起"。

多年前在《步步惊心》中,八阿哥对若兰情深似海,但若兰始终心系青梅竹马的常青山,最终在绝望中渴望得到一纸休书。当时不少观众困惑于若兰为何拒绝八阿哥的深情,而今年《云之羽》中兰夫人同样面对青梅竹马的牵绊与家族联姻的枷锁,始终郁郁寡欢的她却引发舆论对婚姻压迫的强烈共鸣,可见时代对女性命运的解读已悄然转变。

女权主义先驱凯特·米利特在其著作《性政治》中指出,传统西方流行文学常将男性魅力神化为绝对吸引力,迫使女性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叙事模式实质上强化了性别权力的不平等结构。当男性角色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女性角色时,极易引发当代女性观众的情感抵触——相较于过去单纯追求情感依赖,现代观众更强调精神平等与相互尊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女主叙事在网文与影视作品中的持续发展,即便在偶像剧领域,观众已逐渐摆脱对完美爱情模式的执念,更倾向于认可女性独立自主、实现自我价值的叙事走向。

偶像剧的演变反映了观众对爱情叙事的审美变迁。在几年前,琼瑶剧曾因过度强调爱情至上主义而引发价值观争议。毒眸(id:DomoreDumou)曾在以往的分析中指出,琼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社会思潮密切相关:青年群体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大胆,社会普遍认同"优质伴侣与爱情能够重塑女性人生"的观念,物质追求尚未成为主流议题。随着21世纪社会观念的转变,观众对爱情的期待逐渐理性化,更关注现实层面的共鸣。甜宠类偶像剧由此兴起,其本质是为现代女性量身打造的情感慰藉品,通过营造脱离现实的梦幻爱情场景,用甜蜜的叙事满足都市人的情感需求,即便剧情存在夸张成分,仍能凭借情感共鸣获得观众的喜爱。

甜宠剧《你是我的荣耀》《一生一世》《亲爱的热爱的》曾以甜蜜剧情成为观众心头好(图源:豆瓣)。然而随着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普及,这类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悬浮”设定正逐渐失去市场。如今的观众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情感投喂,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剧情糖衣下暗藏的现实矛盾,认为这种失衡影响了作品的整体质感。以曾创下百亿播放量的现偶剧《微微一笑很倾城》为例,尽管该剧当年凭借校园爱情题材收获极高热度,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300亿,但近期豆瓣小组的重评却揭示出原著中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女主贝微微作为TOP2高校计算机系优等生,在男主肖奈的创业公司实习却无薪资,从事着端茶倒水的琐碎工作,婚后更未展现个人职业发展。更有意味的是,剧中男主母亲以“长得好看的很多都不愿早生孩子”来称赞贝微微“不娇气”的台词,被观众视为对女性价值的隐性物化。

在早期网络文学创作阶段,顾漫便展现出超越同时代作者的叙事意识,她刻意塑造的女主角形象突破了传统“花瓶”设定,兼具出众的外貌条件与卓越的学业成绩,甚至在游戏领域也展现出不俗的实力。从文艺批评的视角来看,脱离具体历史语境进行价值观评判往往缺乏客观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作观念的差异恰恰反映出当代观众审美取向的显著转变。顾漫本人曾在微博中坦言:“人的认知始终在进步,观念自然也会随之演变,我对于过往创作也会产生新的思考。”

现实题材偶像剧近年来已成功打造出契合现代观众审美的典范案例。以《苍兰诀》中东方青苍的角色塑造为例,这位表面符合传统“霸总”形象的男主,实际上通过珍视与尊重小兰花的举动实现了人物深度。在人间副本剧情中,他虽渴望了解小兰花的心意,却克制地将藏心簪收回。而《我的人间烟火》中的男配孟宴臣则以总裁身份突破常规,其角色在同人二创与主流舆论场中成功“上位”,除了骨科CP的禁忌魅力和对男主演技的争议外,更多观众认为其情感表达更贴近现实逻辑——相较于男主,孟宴臣的付出更具实际意义。

毋庸置疑,偶像剧依然是女性心中理想的浪漫产物,承载着普世的情感幻想。然而,在当代社会,当剧情与现实生活脱节过多时,便难以引起广泛共鸣。用这种模式继续迎合渴望爱情的观众,显然已显陈旧。影视创作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偶像剧的浪漫叙事也需回归现实土壤,实现'贴地飞行'的转型。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