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43更新:2025-09-05 21:14:54
纵览客户端讯(孙明霞、韩霄)巍峨的狼牙山依旧矗立,五位壮士的英魂在此永垂不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携手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等机构联合打造的六集历史题材剧《超级课本剧·狼牙山1941》已于9月1日至3日登陆CCTV12社会与法频道及央视频平台,每日晚间20:40两集连播。该作品深入挖掘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战役的历史细节,通过影像艺术再现人民战争的恢弘气势、地域特色的抗战文化与革命先烈的英勇抉择。当文字转化为画面,当战术动作升华为艺术表达,教科书突破传统形式,呈现出立体化的战争图景与鲜活的历史场景。"让传承者站在英雄倒下的地方,聆听历史回响"——《狼牙山1941》以严谨的史料叙述、炽热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教育价值,树立起新时代"超级课本剧"的标杆形象。
《超级课本剧·狼牙山1941》深入挖掘燕赵抗战的历史底蕴,生动展现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该剧开篇即紧扣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发动的"秋季大扫荡"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为观众还原真实抗战场景。
日军实施的“烧光、杀光、抢光”暴行与我军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共同铸就了抗战历史最鲜明的斗争底色。石门沟村作为标志性“堡垒村”,其藏粮洞则是太行山区军民为应对日军抢粮、保障部队供给而广泛运用的智慧结晶。围绕藏粮洞的守护与争夺,剧集深刻展现了“粮食即生命”的惨烈现实。通过老村长、小虎、二毛等人物形象,全景式呈现了1941年狼牙山地区全民抗战的壮阔图景:从民兵操练、儿童团放哨到百姓抢收、公粮转运,乃至晋察冀军区首创的战地通讯系统“飞线电话”,这些细节无不彰显出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悲壮与英勇。
《狼牙山1941》中塑造的五位英雄形象,是燕赵英魂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动注脚。他们来自同一片热土,皆是平凡农家与猎户出身的热血青年,是各自家庭中的中流砥柱,最终在烽火硝烟中成长为保家卫国的八路军战士。虽各自有着不同的乡音与人生轨迹,但内心都怀抱着对故土和亲人的深厚情感,这份朴素的眷恋与肩负使命的担当,铸就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气概。
《超级课本剧·狼牙山1941》以精炼的叙事手法突破传统英雄形象的刻板印象,通过宋学义在物资极度匮乏背景下运用弹壳换子弹、弹壳挡子弹等最具创意性的动作设计,生动呈现了1941年晋察冀根据地艰难的生存环境。同时,胡家叔侄从"留后"争议到"同生共死"的抉择转变,深刻刻画了八路军战士在民族大义与个人情感间的精神升华。剧集在军事细节的还原上展现出独特魅力,六班依托狼牙山喀斯特地形实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以寡敌众成功牵制日伪军,将"麻雀战"的战术精髓诠释得入木三分。"连环雷"的巧妙布置与"此处有雷/无雷"的心理博弈,集中展现了冀中军民在地雷战中的智慧结晶。最具震撼力的当属用湿棉被、方桌、铁锅自制"土坦克"对抗日军"豆战车"的场景,这种在绝境中迸发的创造智慧既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又承载厚重的历史真实感。整部剧作将英雄主义的宏大叙事熔铸于燕赵文化特有的"慷慨悲歌"精神之中,从老村长持哑枪震慑敌军到小虎吟诵《长坂坡》引诱日军入雷区,最终以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悲壮结局,通过冷峻的镜头语言诠释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抗战精神。
河北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实践《狼牙山1941》将历史厚重感转化为沉浸式教育体验,作为融合思政、语文与美育的立体化教材,其四幕剧结构与生动场景为校园实践提供了理想载体。通过学生角色扮演,这部由总台出品、联合河北省委宣传部等机构创作的课本剧,使"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突破纸面桎梏,成为可感知、可触摸的鲜活历史。90分钟的演绎,仿佛将历史长河中的烽烟战火浓缩于舞台,铸就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脊梁与炽热滚烫的血性。剧中人物鲜明、情节紧凑,以年轻态的视听语言搭建起与新时代青少年的情感共鸣。当五壮士纵身跃下的瞬间,不仅是悲壮的牺牲,更是民族精神的升华起点——他们用血肉之躯点燃了深植于四万万同胞血脉中的抗战火种,那回荡在绝壁之上的呐喊,犹如撕裂长空的惊雷,汇聚成跨越时空的胜利宣言,至今仍在民族记忆中激荡回响。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